最近幾年來,人們對每年旗艦級手機的價格都略感失望,畢竟能夠和廠商攀上交情、交個朋友的價格門檻越來越高。從曾經(jīng)的 1999 起步,一下在 2020 年跳至了 3999 元起步,對某些重要功能忍痛割愛也要 2999 元。
不過,從 2021 年年初已經(jīng)發(fā)布的旗艦智能手機的起售價格來看,入門門檻明顯出現(xiàn)回落的趨勢,手機廠商開始傾向于撇掉配置中的一些花活兒,將刀法進一步精進,使得入門版機型的價格進行下調(diào)。
價格回落或許蓄謀已久
回首 2020 年旗艦手機的價格不難發(fā)現(xiàn),Android 陣營出現(xiàn)了集體漲價的情況,一方面推出更加頂尖的旗艦產(chǎn)品類別,沖擊更高層級的市場,另一方面價格也水漲船高,例如三星 Note 系列從 Note10+ 5G 版的 7999 元,變?yōu)榱?Note 20 Ultra 5G 版的 9199 元;華為 Mate 系列從 Mate30 Pro 的 6899 元,變?yōu)榱?Mate40 Pro + 的 8999 元;小米從小米 9 Pro 5G 版的 3699 元,變?yōu)榱诵∶?10 至尊紀念版的 5299 元;一加則從一加 7T Pro 的 4599 元,變?yōu)榱艘患?8 Pro 的 5399 元。
在 2020 年 12 月份,高通發(fā)布驍龍 888 的時候,就有媒體在采訪中詢問,2021 年的旗艦機型是否會繼續(xù)出現(xiàn)價格上漲的情況。當時高通高管給出的回答是,預(yù)計 2021 年旗艦機型的價格會與 2020 年持平。這無疑意味著,作為手機成本中重要組成部分,在 2021 年的單機物料成本上很可能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從 2021 年的旗艦機型發(fā)布情況來看,一方面由于新一代驍龍 7 系的暫時缺位,驍龍 870 接班了此前該檔期下 7 系機型的位置,如 Redmi K40、小米 10S,以往這兩個系列會普遍選用驍龍 7 系,今年直接升級至 8 系,無疑大大提升了產(chǎn)品性價比。
另有消息顯示,即將登場的驍龍 7 系移動平臺,也將比以往更具競爭力,將采用 5nm 制程工藝,并采用與驍龍 888 相同的 Adreno660 GPU,大幅提升其在游戲上的性能,補強以往 7 系產(chǎn)品中的主要短板。這也無疑預(yù)示著,盡管相較往年驍龍 7 系暫時缺位,但后續(xù)產(chǎn)品將會具備不輸驍龍 8 系的競爭力,以及更親民的價格。
此外,根據(jù)分析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 年歐洲、中東、非洲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縮水的情況,在 2020 年同比下降 4.2%,降至 3.452 億部。中國市場方面,2020 年全年整體出貨量約 3.26 億臺,同比下降 11.2%。況且,在 2020 年還有 5G 初期換機需求的助陣,反觀 2021 年這樣的需求也將削弱。無疑,市場需要價格更親民的旗艦機型。
Android 入門旗艦門檻下調(diào)
盡管,不少消費者對于三星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 的配置有些不買單,尤其覺得屏幕部分相比三星 Galaxy S20 系列誠意不足,但三星 Galaxy S21 系列已經(jīng)將自家旗艦級產(chǎn)品的入門門檻降了下來,三星 Galaxy S21 的售價降至 4999 元,與 2020 年 Galaxy S20 FE 持平,也讓后續(xù)可能會發(fā)布的 Galaxy S21 FE 的價格更具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作為以性價比為代表的小米,新一年并未讓中杯、大杯一并發(fā)布,同時也終于沒有延續(xù)此前中杯連年漲價的情況,自小米 6 的 2299 元起、小米 8 的 2699 元起、小米 9 的 2999 元起、小米 10 的 3999 元起,上漲的價格終于在小米 11 上剎住了車,維持在 3999 元起。
Redmi 則同樣讓搭載驍龍 888 移動平臺機型的價格相比去年進一步下探,K40 Pro 的起售價格來到 2799 元,在相比去年下調(diào) 200 元的情況,還加入了消費者更加喜聞樂見的高刷新率屏幕。此外,還有近期發(fā)布的 realme 真我 GT,在搭載驍龍 888 移動平臺的情況下,也讓手機的價格來到 2799 元起的檔位。
撇掉花活兒的好與壞
不過,手機廠商價格下調(diào)的背后則是一如既往的取舍,在 2021 年旗艦機型門檻下調(diào)的背后,則是所謂更加精準的刀法。
首先下刀的便是外殼材料,三星 Galaxy S21 背部沒有延續(xù)玻璃材質(zhì),而是借鑒了 2020 年并不太受好評的 Note 20 背部的塑料材質(zhì)。Redmi K40 系列、realme 真我 GT 的邊框也同樣選用了塑料材質(zhì)。
對于整機成本中的屏幕與攝像頭,手機廠商們在策略上也有所調(diào)整。例如三星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 均未采用 2K 屏幕,相比上代產(chǎn)品在分辨率上不升反降。
被很多用戶認為過多甚至湊數(shù)的攝像頭,小米 11 上明顯進行了精簡,后置攝像頭數(shù)量相比上代的 4 顆,變?yōu)?3 顆,將小米 10 上的 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和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替換為 500 萬長焦微距。在消費者的認可度顯然獲得了明顯提升,畢竟 200 萬像素的鏡頭很容易被風評為湊數(shù)鏡頭,但放上去就會增加成本。三星 Galaxy S21 + 也去除了上代產(chǎn)品中的一顆 ToF 鏡頭。
另外,還有一些小的細節(jié)變動,也有助于降低成本。例如三星 Galaxy S21 系列全部取消了 SD 卡槽擴展功能,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 的 RAM 也從上代的 12GB 降至 8GB。
不過,盡管不少細節(jié)處有所閹割,但手機廠商們明顯將用戶體驗進行了精心把控。例如 120Hz 屏幕高刷新率成為了標配,小米、紅米全部升級至 120Hz,尤其是 Redmi K40 Pro 擺脫了上代產(chǎn)品無高刷的尷尬。三星盡管下調(diào)了分辨率,但全系擁有自適應(yīng)動態(tài)刷新率功能;小米一直主打的 1 億像素攝像頭得以延續(xù);Redmi K40 系列更是擁有多個維度的全面升級。
無論如何,旗艦機型的降價無疑是好事。不過,2021 年后續(xù)的各種超大杯機型能否讓價格也親民一些,也仍需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