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了功課管得了妹妹還抽空幫爸爸擺攤
少女家長王寶寶的心愿是:給小妹買一套芭比娃娃過生日
幸福的一家四口。(左起:大姐寶寶、爸爸、小妹寶慶、二妹寶珠。)
杭州筧橋街道俞章村,這個隱匿在鬧市中的村子里,住著特殊的一家人,爸爸和三個“寶”:寶寶、寶珠、寶慶。2005年出生,15歲的王寶寶是家里的老大,在母親缺失的家庭里,寶寶不僅僅是寶寶,她還是姐姐,是少女家長。從小,她照顧著妹妹們和這個家。
九年來,他們在杭州,充滿力量地度過每一天。
今年春天,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錢江晚報“2019夢想開門”公益活動再一次啟航,丁蘭街道和筧橋街道的工作人員推薦了少女家長寶寶的故事,希望能為她完成一個心愿。
15歲的王寶寶
10年前媽媽因病去世
照顧妹妹成為日常
寶寶15歲,有一頭天然栗色頭發(fā),是個笑起來甜甜的女孩。
她從小成績不錯,現(xiàn)在的目標是考進學軍中學紫金港校區(qū)。相對來說,英語稍微弱一些,數(shù)學特別好。初三學生晚上要在學校自習到8點半,學校到家里騎自行車需要半小時。爸爸有點不放心,寶寶才能享受難得的親子接送。
為啥親子接送對寶寶來說是難得的事情?時間回到2009年年底,寶寶的小妹寶慶出生,而兩個月后,媽媽生病去世了。后來,二妹寶珠留在外婆家,爸爸帶著姐妹兩個從老家江蘇連云港背井離鄉(xiāng)來到杭州,在俞章村生活。
剛到杭州,爸爸很難。失去妻子的痛苦尚來不及感傷,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姑娘、一個還在喝奶粉的娃娃,足夠讓他手忙腳亂。
當同齡的女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從幼兒園回家的寶寶,會陪著寶慶玩耍;給妹妹喂奶粉;把肉乎乎的小胖墩背上樓;甚至站上灶臺,開始做飯……
兩年后,寶珠也被接到杭州,從此一家四口,相依相偎。
爸爸生病時她最想媽媽
妹妹不好好學習時她最懊惱
爸爸一直工作很忙,忙著賺錢養(yǎng)家。
上小學時,寶寶和二妹在同一個學校,早上爸爸會送她們上學。放學后,寶寶會帶著寶珠結(jié)伴走一個多小時回家,因為回家沒有直達的公交車。
到家后,寶寶煮上飯,要是爸爸回來得晚,也會做一些簡單的菜。洗衣服、洗碗也是寶寶要做的。寶寶說,冬天的衣服比較厚重,不太好洗。
“現(xiàn)在小衣服都是我自己洗的。”這個家最小的女兒寶慶說。她和兩個姐姐有些不一樣,見到陌生人沒有一點兒膽怯和害羞。
對于媽媽,寶慶沒有印象,媽媽僅僅是照片上的一個形象。她的腦海里,全是姐姐們。
世上只有媽媽好嗎?
寶慶想過,有媽媽也許會不一樣,要是有媽媽,“衣服就有人洗了,就不用大姐姐洗了。”
寶寶這個少女家長,有時亦如母親一般,照顧著兩個妹妹。
妹妹們會調(diào)皮搗蛋嗎?會的。但是寶寶不會生氣,偶有懊惱的是,兩個妹妹不好好學習。
周末的兩天,寶寶老早就寫完了自己的作業(yè),寶珠也是,寶慶回學校之后就要期中考試,寶寶也操心著,“小妹英語還可以的……”
唯一讓寶寶有些無助的,是說到前陣子爸爸生病,“那時我很擔心,心想要是有媽媽就好了。”
寶寶眼眶有些紅,她終究還是個孩子。
我的心愿機會
能轉(zhuǎn)給小妹嗎
寶寶的家逼仄,十幾平方米。門口擺著整整齊齊的鞋子。家里東西很多,有爸爸做衣服的模特,排列好的課外讀物、柜子里摞起來的練習冊,地上放著三個粉紅色的大大書包,連暑假時大家一起在小公園賣剩下的玩具,也被有序堆放在房間里。占據(jù)了房間很大一部分的地方,是床。爸爸說小姑娘們挺皮的,從小在床上蹦跳著長大。
房間有個陽臺,爸爸在陽臺上種了很多綠植,其中有一盆開出了一朵花,努力向上爬。
爸爸在家的周末,寶寶幫著在一旁摘菜、擺桌椅碗筷。臨近中午,“刺啦”聲響起,爸爸嫻熟的操作下,韭菜炒雞蛋、爆炒蛤蜊、煎豆腐、青菜雞蛋湯幾個菜,很快被端上了桌。女兒們回來,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這一餐,爸爸說,略豐盛。
午飯后,一家人溜達到“私家菜園”,那是村里閑置的一處旮旯,爸爸“開荒”后種上了小青菜、小蔥,長勢喜人的蘿卜白里透紅。曾經(jīng),這里出產(chǎn)的蔬菜,和批發(fā)來的小玩具,都被寶寶帶到小公園里售賣過,幫助爸爸補貼家用。學業(yè)繁忙之后,小零售業(yè)被擱置了。
三姐妹很容易滿足。
暑假里,寶寶中考要辦身份證,一家人回了老家,見到大海讓女孩子們回想起來就開心,包括沉穩(wěn)的寶寶,“那天太冷,沒法換泳衣,但還是下水玩了玩。”說這些的時候,寶寶才有著少女的嬌憨和俏皮。
更多的時候,寶寶給人的感覺就是懂事。
錢報記者問寶寶:“你有什么心愿需要我們幫你實現(xiàn)嗎?”
她側(cè)著頭想了想:“這個機會可以留給小妹嗎?”
“我想要一套芭比娃娃。”寶慶曾經(jīng)說起過生日愿望。她的生日,是下個月28日。
本報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李羚子 文/攝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