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介紹說,“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美收官,階段任務目標全面實現(xiàn),為我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备鶕?jù)任務計劃安排,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細看這些任務,可以說是緊鑼密鼓:5月發(fā)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fā)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并在軌駐留6個月;7月發(fā)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10月發(fā)射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隨后將發(fā)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可以說,三位剛“遠道歸來”的航天員掀起的熱度未減,新一輪的發(fā)射要安排上了。
近幾年,對于公眾來說,一個直接的觀感是:中國的航天發(fā)射頻率越來越高了,航天員的出鏡頻率越來越高了……這是一種新的節(jié)奏,也是一場持續(xù)連載的中國航天敘事,我們也在期待并且適應著這種新節(jié)奏。接下來,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兩個乘組都將在軌飛行6個月,將首次實現(xiàn)在軌乘組輪換,實現(xiàn)不間斷有人駐留。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10天,航天員系統(tǒng)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以后,“我們天上有人”將是一種常態(tài)。
從2020年5月,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開始,我國空間站的建造及其使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完善和豐富。這種前所未有的高密度發(fā)射成果,一方面,反映出我們多年來的空間探索工程厚積薄發(fā)、碩果累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為人類的太空探索貢獻了突出力量,并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全球唯一的國際空間站始建于1998年,最初設計的服役期限到2015年,此后已兩次延長。在數(shù)年之后,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大門向世界敞開,歡迎更多伙伴加入合作“朋友圈”,在中國空間站公布的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中,就有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項目入選。
中國航天所展現(xiàn)出的強大輸出能力,不僅是我國科技進步的體現(xiàn),也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側影。今天的這些成果和對未來的預期,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埋頭苦干、穩(wěn)扎穩(wěn)打的結果。而這種航天精神,也正鼓舞著更多的中國人去奮斗、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提出中國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前兩步,而隨著“天宮”空間站的建成,我們也將很快完成第三步。而當這三步走完之后,等待我們的是更遠的深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就透露:我國還計劃在2023年或2024年發(fā)射中國人的第一個太空望遠鏡。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也是人類不停息的夢想。未來,在這一領域,必將書寫出越來越多的中國故事。而中國空間站的建成,也將為我們飛向深空設定一個堅實的支點。
(文丨李哲)
關鍵詞: 中國航天